Prime Day 是亚马逊一年中最重要的促销活动之一,吸引了全球数百万消费者的关注。对于卖家来说,Prime Day 不仅是提升销量的绝佳机会,也是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新客户的关键时刻。然而,如何在 Prime Day 期间最大化广告效果,成为了许多卖家面临的挑战。本文将详细解读 Prime Day 的广告数据表现,并提供冲刺阶段的广告策略,帮助卖家在 Prime Day 期间实现销售和品牌的双重增长。

如何通过业务报告确定商品的运营方向

1. 分析流量来源

通过业务报告,卖家可以分析商品的流量来源,了解哪些渠道带来了最多的流量。特别是在移动端,SB(品牌推广)广告比 SP(商品推广)广告占据更大的展示面积,能够更好地吸引买家的注意。

移动端广告优化建议:

  • 自定义图片 SB 广告:通过自定义图片,提升广告的视觉吸引力,增加点击率。

  • SBV(品牌推广视频)广告:利用视频广告,增强品牌形象,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向。

2. 移动端广告设置

移动端广告的特点在于其展示面积大,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。卖家可以通过设置 SB 和 SBV 广告,提升广告在移动端的展示效果。

移动端广告设置建议:

  • SB 广告:通过自定义图片和品牌故事,提升广告的点击率。

  • SBV 广告:利用视频广告,展示产品的使用场景和功能,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。

如何衡量 Prime Day 前高 ACOS 的广告数据表现

1. Prime Day 前广告数据的特点

在 Prime Day 开始前,消费者通常处于选择阶段,广告的转化率较低,ACOS(广告成本销售比)较高。因此,卖家需要通过广告最大化商品的展示量,提前为 Prime Day 的热销做好准备。

广告数据表现分析:

  • 搜索词广告报表:通过搜索词广告报表,卖家可以了解消费者的搜索需求,找到高流量的关键词。

  • 搜索词展示量份额报告:通过分析搜索词展示量份额报告,卖家可以判断广告关键词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展示量,进而调整竞价策略。

2. 如何确定广告商品的流量来源

通过搜索词广告报表,卖家可以分析广告商品的流量来源,找到高点击量的关键词。通过数据透视表,卖家可以将不同广告活动、广告组和关键词匹配方式下的客户搜索词进行汇总,判断广告商品的主要关键词来源。

关键词优化建议:

  • 长尾效应:广告关键词应既包含点击量多的流量大词,也包含点击量少的长尾词,确保广告的精准投放。

  • 精准匹配:对于高流量的关键词,建议使用精准匹配的方式,确保广告的精准投放。

3. 如何使商品在 Prime Day 前获得最大的展现

通过搜索词展示量份额报告,卖家可以计算每个关键词的搜索量,并根据搜索量调整竞价策略,确保广告关键词在搜索结果中的展示量排名靠前。

展示量优化建议:

  • 提高竞价:对于搜索量低但展示量排名不高的关键词,卖家可以通过提高竞价,提升广告的展示量。

  • 转化率分析:对于流量大词,卖家需要根据转化率的情况,决定是否提升展示量排名。

4. 如何衡量 Prime Day 前的广告投放效果

在 Prime Day 前,传统的广告分析数据(如 ACOS、转化率)不再适用。卖家可以通过商品的加购数量,衡量广告的投放效果,并估算 Prime Day 期间的可购买程度。

广告效果衡量建议:

  • 加购数量:通过分析商品的加购数量,卖家可以判断广告的投放效果,并提前为 Prime Day 的热销做好准备。

如何分析 Prime Day 期间的广告数据表现并进行二次营销

1. Prime Day 期间的广告数据总结

Prime Day 期间的广告数据应从 7 月 1 日起开始衡量,卖家可以通过推广商品广告报表和业务报告,分析广告花费金额、商品销售额和广告花费占比。

广告数据总结建议:

  • 广告花费占比:通过分析广告花费占比,卖家可以判断广告的投入产出比,优化广告预算。

2. Prime Day 后对买家的二次营销

Prime Day 结束后,卖家可以通过 SD(展示型推广)广告的“购买再营销”定向,向购买过指定商品的人群进行二次营销,提升品牌的忠诚度和复购率。

二次营销建议:

  • 市场篮子分析:通过品牌分析中的“市场篮子分析”,卖家可以找到与商品组合购买比例高的商品分类,进行广告投放。

总结

Prime Day 是卖家提升销量和品牌知名度的关键时期。通过分析广告数据,优化关键词和竞价策略,卖家可以在 Prime Day 期间最大化广告效果。同时,通过二次营销,卖家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忠诚度和复购率。希望本文的详细分析和实操建议,能够为亚马逊广告运营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

发表回复